此次還迥殊展出James H. Dowd (1883-1956)簽名上色的老畫片。他是繪圖員,蝕刻師,畫家,兒童插繪家,非常善於描畫小伴侶林林總總的行為舉止和他們糊口的點滴。他於1906年開始在Punch雜誌上揭橥作品翻譯馬克·布萊恩特(Mark Bryant)指出,他是該雜誌第一個片子指摘插畫家,也畫劇院漫畫。也有評論家指出,他是線條浮現的前驅者,他俐落溫順的缐條,將原本屬於素描、速寫的顯露方式擁有了使人喜悅的畫面說話。
展期:8月18日─9月3日
第三回【童話的藝術:二十世紀初英文繪本插圖展】,此次展出300多件插圖,最早的作品是出自1887年的繪本,最晚到上世紀40年月翻譯其中包羅童書插畫黃金時期的三巨子:亞瑟˙拉克漢(Arthur Rackham,1867-1939)、埃德蒙˙杜拉克(Edmund Dulac,1882-1953)和凱・尼爾森(Kay Nielsen,1886-1957)、Kate Greenaway (1846-1901)、W·希斯·羅賓森(W.Heath Robinson,1872-1944)、Mabel Lucie Attwell (1879-1964)、Honor C. Appleton (1879-1951) 、荷蘭畫家Henriette Willebeek le Mair(1889-1966)。《彼得潘》的作者J. M. Barrie (1860-1937),他創作的腳本《Quality Street》,插繪者休伊·湯姆森(Hugh Thomson,1860-1920),Gwynedd Hudson (1909-1935)等。
第三回 童話的藝術:二十世紀初英文繪本插圖展,將從8月18日起頭,將展出300件以上插畫黃金期間的丹青,內容豐富多元,讓人人一次看到繪本藝術的構成和普及,絕對精彩翻譯錯過前二次展覽的伴侶,不要再錯失這可貴的機遇喔!迎接人人來領略這些老畫片的不朽魅力!
開放時間:14:00─20:00(周一公休)日
地址:舊香居藝空間(師大路117巷6號1樓)
第三回【童話的藝術:二十世紀初英文繪本插圖展】
19世紀末,歐洲印刷技能突飛大進,到1905年,倫敦出版界開始大量印刷彩色插圖,並包管它們鮮艷而不失真。獨一的缺點是此時的插圖必需印在一種添加了塗層的特殊紙張上,是以不克不及直接裝訂在書中,只能附加進去,拉克漢1905年繪製的《李伯大夢》(Rip van Winkle)即是如斯。插畫家們不需要限制用色,可以依照作品原樣印刷出書。也不必把線條描得又濃又粗,套色印刷術的發展帶動繪本市場空前繁華起來。
《李伯大夢》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的作品,拉克漢為不跨越5千字的故事畫了五十一張插圖,讀者浏覽時第一層是進入華盛頓˙歐文的文字,第二層則是跟著拉克漢的想像起飛,這部繪本的成功奠定他的傳奇地位,讓更多的讀者領略到插繪的魅力翻譯
童書插畫黃金期間的兩位巨匠,凱.尼爾森和杜拉克二人都離別詮釋過童書經典《安徒生童話故事》,此次也會展出二人的豌豆公主,氣概十分不同,卻各有魅力,尼爾森獨有的繪畫技能,冷靜細膩,構圖設計性強烈,放眼現在,他的作品仍前衛有型,而杜拉克的華美講求氣概佈滿濃濃的東方情調!
此次插圖展,Arthur Rackham 拉克漢的作品有《李伯大夢》(Rip van Winkle)、《彼得潘》、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、華格納《尼伯龍根的指環》(Der Ring des Nibelungen)等。
【舊香居】第三回【童話的藝術:二十世紀初英文繪本插圖展】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blog.sina.com.tw/myimages/254/6654/images/15031587892686.jpg)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://blog.sina.com.tw/6654/article.php?pbgid=6654&entryid=642149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